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化學物質層出不窮,同時,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在食品、農藥、獸藥、化學品、化妝品、肥料、土壤調節劑等等產品中,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是毒理學安全性評價中至基礎的實驗項目和評價指標。一些產品想要進行注冊、登記、備案等政府的審批或監督,就需要提供一份詳盡的毒理檢測報告。中科檢測動物毒理試驗中心,可提供毒理檢測,包括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服務等。
毒理檢測—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檢測標準
GB 15193.3-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GB/T 21603-2008 化學品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
GB/T 21757-2008 化學品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急性毒性分類法
GB/T 21804-2008 化學品 急性經口毒性固定劑量試驗方法
GB/T 21812-2008 化學品 蜜蜂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GB/T 21826-2008 化學品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
GBZ/T 240.15-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
GBZ/T 240.2-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
SN/T 3947-2014 化學品 鳥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NY/T 1980-2018 肥料和土壤調理劑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及評價要求
NY/T 2186.1-2012 微生物農藥毒理學試驗準則 1部分:急性經口毒性/致病性試驗
GB/T 15670.2-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2部分: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霍恩氏法
GB/T 15670.3-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3部分: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序貫法
GB/T 15670.4-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4部分: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概率單位法
毒理檢測-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
急性經口毒性是指一次或者在24h內多次重復經口給予實驗動物受試物后,動物在短時間里出現的毒性效應。急性經口毒性試驗作為檢測和評價受試物毒性作用至基本的一項試驗,既可作為急性毒性分級的依據,又可提供短期內經口接觸受試物所產生的健康危害信息。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方法需要我們根據實際受試物的種類、用途而定。比如農藥的急性經口試驗方法有霍恩氏法、序貫法、概率單位法等。食品經口毒性試驗方法可選擇霍恩氏法、限度法、上-下法、寇氏法等?;瘜W品則可采用霍恩氏法、寇氏法、概率單位-對數圖解法、至大耐受量試驗及上-下法等等。當然具體方法的選擇,還是要看受試物的相關標準要求而定。
中科檢測毒理檢測中心可提供毒理檢測項目,保證產品的安全,讓消費者放心。
毒理學檢驗是指根據有關技術標準或規范,對食品、化妝品、消毒劑和其他化學品等樣品進行毒理學安全評價,出具科學公正、客觀準確的檢測報告,為保護廣大消費者和生產使用者身體健康,為產品的衛生質量評價和政府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生產與生活中常存在一些對人體健康有害的職業毒物與環境毒物,可以引起急、慢性毒性并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因此,開展毒理學檢測評價對于保護人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毒理檢測項目包括:經口毒性試驗、吸入毒性試驗、皮膚刺激試驗、眼刺激試驗、皮膚變態反應試驗、微核試驗、染色體畸變試驗等項目。
毒理檢測-基因突變試驗
基因突變試驗目的是檢測產品對體外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可否引起基因突變,以對產品的致突變性做出評價
毒理檢測-染色體畸變試驗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目的是用細胞遺傳學方法檢測體外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評價消毒劑的致突變性。
毒理檢測-微核試驗
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目的是檢測產品對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形成的影響,評價消毒劑的染色體損傷毒性。
毒理檢測-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目的是檢測產品對實驗動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強度,為為亞急(慢)性毒性、微核試驗等提供依據。
毒理檢測-急性吸入毒性試驗
急性吸入毒性試驗目的是檢測產品對實驗動物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和強度,以不同的產品特性分為動式染毒與靜式染毒兩種方法;
毒理檢測-皮膚刺激試驗
皮膚刺激試驗目的是;檢測產品對實驗動物皮膚的刺激/腐蝕作用和強度。分為一次完整皮膚刺激、一次破損皮膚刺激及多次完整皮膚刺激三個不同的試驗。
毒理檢測-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急性經皮毒性試驗目的是測試受試樣品一次或24h內多次經皮膚染毒所產生的健康損害效應。
毒理檢測-急性眼刺激試驗
急性眼刺激試驗目的是檢測對實驗動物眼睛的急性刺激和腐蝕作用。
毒理檢測-陰道粘膜刺激試驗
陰道粘膜刺激試驗目的是檢測藥物、女性護理產品、避孕器具和殺菌劑對實驗動物陰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和強度。
毒理檢測相關測試標準:
GB/T 23179-2008 飼料毒理學評價 亞急性毒性試驗
GB/T 15670.5-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5部分: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GB/T 38496-2020 消毒劑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
GB 15193.24-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中病理學檢查技術要求
GB 15193.1-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
GB/T 23179-2008 飼料毒理學評價 亞急性毒性試驗
GB/T 15670.5-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5部分: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GB/T 15670.20-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20部分:體外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
GB/T 31270.17-2014 化學農藥環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 17部分:天敵赤眼蜂急性毒性試驗
GB/T 15670.9-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9部分:皮膚變態反應(致敏)試驗
GB/T 15670.17-2017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17部分:哺乳動物精原細胞/精母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GBZ/T 240.8-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 第8部分:鼠傷寒沙門氏菌回復突變試驗
GB/T 15670.4-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4部分: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概率單位法
GB/T 15670.7-2017 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方法 第7部分: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
GBZ/T 240.7-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 第7部分:皮膚致敏試驗
中科檢測毒理檢測實驗室可對各類產品進行毒理學檢測試驗,包括進口衛生巾,紙尿褲,尿不濕,化妝品,護膚品,中藥飲片,貓糧,水質等,檢測范圍包括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皮膚刺激性試驗,腐蝕性試驗,急性眼刺激性試驗等。第三方檢測機構——中科檢測。
隨著中國化學工業蓬勃發展,現已成為世界化學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新化學物質的出現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服務,同時也可能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為了控制新化學物質的環境風險,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國家環境保護部門發布的《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規定了新化學物質的生產、進口前進行申報登記的基本制度,在生產上市前須對化學物質的有害性質進行登機識別、監督控制,實現新化學物質環境風險分類管理。中科檢測開展化學品毒理學評價,包括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急性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急性吸入毒性試驗、化學品皮膚致敏試驗方法、急性眼刺激性/腐蝕性試驗、急性皮膚刺激性/腐蝕性試驗、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等?;瘜W品大量使用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危害,魚類急性毒性試驗是生態環境評價的基本方法。為適應3R原則和動物福利要求,有必要建立化學品毒理學評價之急性經皮毒性的決策樹判定程序,運用細胞、組織和胚胎體外培養模型及數學模型,或者應用多種體外系統的組合試驗策略進行風險決策。體外方法是傳統動物試驗的有益補充和代替,可用于化學品生態毒性篩查、評估和作用機制的研究。
毒理檢測對保證食品、化妝品、醫療用品、藥品和化學產品等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為人類對化學物質的使用作出毒理安全性評價,為制訂預防措施特別及衛生標準提供理論依據。中科檢測動物毒理試驗中心,建立科學的毒理檢測質量保障體系,開展給藥毒性試驗、局部毒性試驗、免疫原性試驗、安全性藥理試驗、生殖毒性試驗、遺傳毒性試驗、毒代動力學試驗等。
急性經皮毒性試驗是說依次給藥經動物皮膚攝入體內而導致中毒而死亡的藥物的劑量,以及中毒反應、癥狀。急性皮膚毒性試驗可以確定受試物是否經過皮膚吸收和短期作用產生的毒理毒情反應,可以為化妝品原料毒性分級和標簽標識以及確定亞慢性毒性試驗和其他的毒理學試驗劑提供依據。中科檢測技術服務(廣州)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檢測)是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國科控股)旗下綜合性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由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設立,是一家集檢驗檢測、認證鑒定、技術服務、咨詢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機構。
中科檢測動物毒理試驗中心,建立科學的毒理檢測質量保障體系,開展給藥毒性試驗、局部毒性試驗、免疫原性試驗、安全性藥理試驗、生殖毒性試驗、遺傳毒性試驗、毒代動力學試驗等。